

????新華網南昌9月18日電(王凱豐)一邊是白墻黛瓦的客家小樓,一邊是斑駁開裂的土坯房,走進江西省瑞金市葉坪鄉華屋自然村,新舊反差訴說著滄桑巨變。
????拼版照片:上圖為改造前的華屋村;下圖為改造后的華屋村。(瑞金市葉坪鄉供圖)
????華屋自然村位于瑞金市東南部,這座贛閩交界處的小村莊因村民姓“華”而得名。蘇區時期,只有43戶人家的華屋村家家戶戶都有人參加紅軍。
????沿著華屋后山拾級而上,青松掩映,“17棵青松”的故事令人動容。
????85年前,華屋的17位年輕人共同決定參加紅軍。出發前,他們相約到后山栽下17棵松樹,并告知家人“見松如見人”。
????青松依舊在,不見兒郎歸。17位華氏兄弟最終都壯烈犧牲在長征途中。他們再沒回來,鄉親們把他們的名字刻在石碑上,讓后人世代記住他們。
????由于戰爭創傷、資源匱乏和勞動力短缺等原因,華屋自然村曾經非常貧困,數代人都居住在低矮破舊、透風漏雨的土坯房內。2012年之前,華屋自然村119戶人家,有103戶居住在土坯房中。
????2012年6月,《國務院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》出臺。在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扶持下,華屋自然村開始土坯房改造工程,不到兩年時間,66棟嶄新的客家小樓拔地而起。
????“昔日破舊土坯房,如今新屋亮堂堂;銘謝黨的政策好,百姓心安喜洋洋?!贝迕袢A輝平在自家房前貼上了這副對聯。
????今年53歲的華水林是紅軍后代,由于家庭貧困,華水林過去一直在外打工漂泊。2015年,他看好家鄉的發展前景,回到村里承包了8畝蔬菜大棚。一年時間,華水林就摘掉了貧困的帽子,成為華屋首批脫貧光榮戶。
????“家里建起了新房子,家門口又有這么好的條件發展產業,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奔波,還可以照顧老人,現在才真正體會到了家的感覺?!比A水林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????2018年7月,華屋1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。
????水果蔬菜銷售火熱、紅色旅游蓬勃興起……隨著脫貧攻堅的深入,華屋自然村人均年純收入由2012年的2230元增長到如今的11300元,華屋百姓正用勤勞的雙手,創造著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
-
大數據"坑熟客",技術之罪需規則規避
2018-03-02 08:58:39
-
高質量發展,怎么消除“游離感”?
2018-03-02 08:58:39
-
學校只剩一名學生,她卻堅守了18年
2018-03-01 14:40:53
-
有重大變動!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
2018-03-01 14:40:53
-
2018年,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?
2018-03-01 09:01:20